959网络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学前沿 > 正文

中原茶仙子彭静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6-6-4 10:43:07 人气: 标签:彭静

  人有情,才能真正体味到茶的清、茶的静、茶的悲凉。从一个陪着父亲喝茶的孤独小女孩,到成为空灵的茶仙子,她踏茶山、学茶评、习茶艺、拜名师,给茶注入了自己的灵魂,让中国茶艺大放异彩,也让茶文化薪火相传,普惠天下。

  张正良

  散淡的茶香袅袅地弥漫开来。

  一室禅意。

  彭静静静地坐在茶台前。煮水、分茶、冲泡,每一个动作都十分自然、熨帖,细腻、轻柔得没有一丝声响,虔诚而专注。

  厚,厚得浓醇,淡,淡得鲜爽。你无暇他顾,满心都是茶味,你的眼里除了茶什么都盛不下。有那么个时候,你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

  百合细细地、悄无声息地沁过来,水流与音乐潺潺地在空气中流动,你很容易就陷入一种的冥想之中,你分明听到生命在中滋滋地绽放,分明听到午夜时分茶树下的吱吱虫鸣。

  “茶的”,你对自己说。

  你感到那股力量,来自彼岸的力量。

  茶缘

  生在茶乡,也许,一开始茶就深入到彭静的骨子里了。

  像一个内敛、温柔而又深情的男人,那遍山的绿茶一直默默地守候在那里起起落落,,等她慢慢醒转过来,等她懂得那份爱,等她愿意与之厮守一生。

  把她真正引入茶道的,是她的父亲。

  一生走南闯北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信阳男人,嗜茶如命,喝惯了毛尖的肠胃竟大到能包容下所有的茶。每到一地,他都会想尽办法收集当地的茶,带回家慢慢品味。

  彭静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世了,一个小姑娘,她的所有依偎都来自父亲。父亲一个人喝茶的时候,她读懂了那份寂寞,就陪着喝;父亲沏茶,她也学着沏。这么喝着、沏着,沏着、喝着,彭静走出校门成了孩子王的时候,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她的生命里了。

  两年以后,她终是抛下自己心爱的教鞭,内心的,茶的世界。

  跟朋友合伙干了一段时间的茶生意之后,彭静有心补补短板,就应聘到一家茶叶公司做事。所有与茶相关的知识,她都地汲取。好学加让她很快脱颖而出,没干几个月老板就放心地把一家茶艺馆交给她负责。

  那是一段很饱满的日子,深入一线,她觉得一切都是新的,茶理、茶艺、茶道、管理,那么多东西,她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学习,去交流,去体会。

  但是,那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父亲突遇车祸离世,所有的美好瞬间不再,,她感到自己的天塌了。

  送走父亲之后,彭静的心空了,回到茶艺馆,一个人一声不响地坐在那儿喝茶,从上午喝到中午,从中午喝到下午。所有的茶,入口即苦——那种她从来没有感受到的苦,那种苦深入骨髓。

  “你根本就不会想到茶竟然会那么苦,但苦茶真就是一剂良药,它最终也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茶能这么苦,也一定会这么甜!我不可以沉沦,我一定要做一个让自己看得起的人。”

  没有了父亲,没有了对父亲的依偎,她突然觉得信阳的天空没有过去那么值得留恋,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羁绊她了,她可以地走出去,哪怕只是出去透透气也好。

  这以后,彭静辞掉工作,一个人游走在,四处追寻,云南、福建、安徽、湖北,几乎有茶的地方,都有过她的身影,踏茶山、学茶评、习茶艺。

  走的地方越多,学习茶知识越多,她越认定茶就是她要干一辈子的事业。

  2012年,第四届海峡两岸茶文化节在郑州隆重举行,早年因茶结下的让彭静有了参加文化节茶艺表演的机会。但她甚至对那一活动没有什么概念,也根本想不到那个活动对她以后的人生会有多大的影响。

  那天,坐公交车一辗转匆忙赶到活动场地时,她才发现自己的冒失:几乎所有的茶艺师都有师承,每个人的表演服饰也都经过精挑细选,非常讲究,而她却像个独行侠,“单打独斗”,除了自己经常穿的表演服装,只有一朵姐姐在小摊上给自己随手抓的塑胶粉红玫瑰花可以卡在头上。

  因为没有受过专业化的训练,她的举手投足并不是十分规范,多少带些野子,自编自导的成分很多,但那一袭白裙,那分少有的与通灵的气度还是把征服了,以至于当邓丽君的《甜蜜蜜》从彭静口中唱出的时候,几乎全场都“嗨”了起来……

  那次活动彭静获得了最佳人气,茶仙子的名声不胫而走。

  求师

  自古名师出高徒。

  那年,决心投身茶文化时,彭静就对自己说,一定要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好好学习。

  无缘结识茶界的名师,彭静就一本一本的扒书,看看哪位老师的理论最对自己的心思。

  她认定那个茶界名头极大的“六如先生”林治最适合做自己的老师后,就想方设法找到他的联系方式,手机打过去,联系不上,就打座机,联系不上,再机……

  电话联系不上,彭静就跑西安、跑武夷山,一听到林治先生的行踪就赶过去。四次追寻,四次扑空,但她丝毫也不气馁。她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办到,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只要活着就没有什么能她求师学艺的脚步。

  获得茶仙子的名头不久,彭静在一次采访中竟意外遇到前来参加河南红茶鉴定会的林治先生,两人一见如故,聊得十分投机。

  第二天,鉴定会在郑州召开。开幕式结束后,从请来的主持人因故离开,彭静被组委会临时抓过去救场,晚上的茶艺表演没有主持人,依然抓她的差。客观地说,彭静并没有表现出主持人的天赋,因为从来没干过,多少有些生疏,但她的认真与一丝不苟的态度还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一个好的茶艺师,除了有惊人的技艺,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林治先生会下那句话让她刻骨铭心。

  彭静明白先生的所指,茶艺师最终比拼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要成为第一流的茶艺师,自己还有很长的要走。

  语重而心长。彭静认的就是这样的老师。

  而彭静的灵气、对茶的以及无所的胆气,也深深打动了林治先生,一个倾心,一个愿意收徒,很快彭静就归到六如门下,成为入室。

  自此以后,林治先生的身后就多了一个跟班:林治去云南茶山,彭静就去云南,林治去安徽茶山,彭静就去安徽,林治去武夷山,彭静就跟着上武夷山。跟着老师,彭静几乎尝遍了所有名茶、转遍了所有名山,拜访了几乎所有来头极大的茶师朋友,看他们各自的绝技,看各种茶叶如何在他们手上飞舞。有时一看就是一个月两个月,看了学、学了看,在日月的行转中,每一种茶的前世慢慢地都与彭静融在了一起,每一种茶也都在她那里找到了入世的径。

  所有的茶在彭静眼里自此有了生命。葳蕤是茶农赋予它的第一次生命,但那还不够,茶师把自己的身心融进去,就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而茶艺师呢,则用自己的灵魂之火点亮它的第三次生命,让它在水中地绽放……

  人而有情,才能真正体味到茶的清、茶的静、茶的悲凉。

  2013年,彭静代表河南与云南、福建两省斗茶。茶仙子一出场,其天人合一的形神就让人们眼前一亮:沏毛尖则与毛尖为一体,冲乌龙则与乌龙相同一,婉转,心手双畅,万归一。茶在人在,人在茶在,整个表演过程,掌声雷动。回河南后,兴奋不已的领队亲自手书“中原茶仙子”题赠彭静。

  但彭静入茶越深越深感遗憾:有着深厚茶文化底蕴的河南却没有真正属于自己本土的茶艺表演。带有浓郁中原气息的茶艺表演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彭静一直找不到答案。

  有一天,与林治聊天,彭静很真诚向老师抛出这个问题。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与中原人的秉性很相似,大气、雍容、谦和,能不能把牡丹融入到信阳红的茶艺表演中,形成河南独有的特质?”

  “当然!”老师颔首。

  很快一款由老师配写解说词的牡丹红茶艺得以登台表演。包容、、和合、大气,彭静的气质与牡丹雍容华贵的特质很搭,二者相得益彰,而大唐宫廷金色的服饰则写尽了中原文化的厚重与堂皇。

  2014年10月,在大学美术学院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合举办的“茶境第二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上,彭静主演的“东方美人”与由其主编的“牡丹红”在中日茶艺表演上大放异彩,赢得与会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交口称赞。

  茶艺培训

  以文化为线,彭静的茶艺表演就有了自己的魂。

  健康、诗意、浪漫、精致,在不断学习茶艺、参悟茶道之后,彭静对茶文化的理解越来越透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她很希望能学以致用,让茶文化薪火相传,普惠天下。

  2012年年底,一直梦想拥有一家茶艺培训学校的彭静走出了第一步,在郑州市曼哈顿商业区开了一家茶文化工作室。

  她很看好茶艺培训市场。在一个日渐扁平化的时代,茶产品的买卖已经没有多少利润可言,这类葆有内涵的产品,只有融入更多的文化服务才有增值的空间。传统的茶企不搞茶艺培训几乎没有出,而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市民也开始不满足于过去喝茶时的牛饮,他们希望茶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东西——可以是怡情,可以是悦性,也可以是健康、闲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茶艺培训中的私人定制将是大势所趋。

  彭静不喜张扬,广而告之式的宣传她做不到,佛度有缘人,她的基本上是口口相传,一切自然,随遇而乐。

  尽管高昂的房租与运行成本让茶艺工作室的起步并不容易,彭静并不着急,一养。其时,郑州一家名为“老家河南”的河南土特产超市循声而至,延请彭静为信阳毛尖布置展台。展台的生意不错,与工作室拆东补西,倒也能维持下去。

  半年后,中原茶仙子茶艺工作室的名头越叫越响,慕名前来求艺的人不少,已经不需要展台为之输血了。大学生、小学生、医生、教师、官员、企业家、高管、律师、家庭主妇,什么样的人都有。

  来的都是客,尽管彭静面对如此庞杂的也有些懵顶,但她明白“大势”,针对不同人群迅速细分教程。学的是茶艺,传的是茶道,大家都是奔文化来的,长、短、忙、闲,总得有一款适合他,真有那特别的,也还可以量身定制。

  除了初、中、高级茶艺师这些专业班,彭静针对“散户”特制“爱好班”、高级茶艺班、茶企经营指导班,私人定制班则因人而异。

  “技近乎道”,在彭静心中,茶艺并不是简单的艺,更是道。没有与茶道割裂的茶艺,不管是什么形制的茶艺培训班,她都尽可能多地让了解每一种茶的性格,甚至小到每一个山头茶的特点,了解不同时令茶的好歹,了解不同炒茶师的不同秉性。你可以不是茶艺师,但她培训的方向直指茶艺师。不了解茶的来就做不好茶艺师,没有把自己融入自己所沏的茶中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茶艺师。

  认识这个世界,在彭静看来,茶是个很好的媒介。把华夏的茶文化推向世界,把世界上的茶文化介绍给中国,是每一个茶人,尤其是茶艺师的职责。

  “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茶文化成为一种公益?”为学日久,为道日损,在茶文化中浸润得越久,彭静越感受到茶的精深,也越来越感受到普惠茶文化的迫切。

  彭静一直在用心寻找一个可以“供养”茶艺培训的。哪怕退而求其次,能免费普及茶文化也好——以高级培训带动大众普及。但这条目前还没有修通。

  彭静寄希望于另辟蹊径,像360突然杀入杀毒软件市场一样,免费的招牌一挂,收费的杀毒软件公司马上见光死,但问题是搞培训不在培训上挣钱,以战养战,到哪里挣钱?

  彭静把目光投向了茶艺培训的上下游。

  2016年年初,彭静与几家茶企老板联袂到信阳茶区游走一圈,与一些茶山初步达成协议,共同开发。也许是生养在那里的缘故,彭静对信阳毛尖高山茶的一直都很关注,因为农户各自为战下,品质优良的高山茶并没能获得长足发展,相反却度日如年,岌岌可危。

  联合起来,共创未来,是他们唯一的出。彭静希望能在茶叶品质的同时,衍生相关产品,搞一搞高山茶旅游,顺带也能把茶艺表演带过去……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