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网络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学前沿 > 正文

浙大地球科学系教授“世界”说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9-9 14:48:57 人气: 标签: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浙江在线日是世界”之说,又甚嚣尘上。一点天气、地质的变化,就能听着风就是雨。到底怎么就算世界了?除了有玛雅人历法算到这个日子是“”的说法,可能最具科学含量的一条是,这一天,地球南北磁极会反转,会“要了地球命”。

  记者昨天专门请教了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的两位教授,请他们从科学角度给大家解读,到底南北磁极是什么,它们会不会逆转,如果会,地球上会发生什么。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田钢说,地球表面确实有地存在,这通过现代的科学仪器,很方便就能够精确测量出来的。地球科学系的沈忠悦教授,是研究古地磁的专家。他说,地层经历了岩浆活动之后,冷却到了一定的温度,岩石就会跟新生儿带着胎记一样,带上当时的地磁信息,“比如地磁在哪个方向,液体时候的熔岩就会往哪个方向流动,最后有个趋向的定型。随着时间的推进,地层一层又一层覆盖,每层都有这样的胎记。”

  地球是怎么产生的?沈忠悦说,对于地球的是怎么产生的,科学家目前基本有个:地球产生,跟自激励发电机的原理很像。

  大家知道,地球具有圈层结构,是一个层层包裹的圆球,最里头是地核,分内核、外核,外面包着地幔,最外头,是地壳。科学家认为,地壳和地幔层,都是固体的,而地核的内核也是固体的,但是外核和地幔之间,包了一层“水”,这有点像灌汤包,肉心和面皮之间有汤水,而科学家分析,这层“汤水”,是铁钴镍等元素的合成物。

  地球是会自转的,那么这层“夹水层”也跟着转,但是问题是这两块“夹板”的运动步调不是一致的,所以液体就会流动,这个层就成了导电层,电子运动形成电流,有电流,就有。

  磁性强了,电流强度也会加强,强到一定程度,就平衡了,南北,就这么相对“各自坐镇一方”了。外核相对内核与地幔的运动速度,方向的改变,是导致地磁强度与极性倒转的原因。

  在对地球的力上,鸟比人的本领大得多。田钢说:“比如候鸟,它冬天往南飞来取暖,夏天往北飞去避暑,靠的都是鸟儿们对地球的记忆。”田钢说,可能这个记忆就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曾经有科学家做实验,了,候鸟就“找不着北了”。

  记者又不解了:既然南北磁极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会倒转呢?“地质历史上,已经有过N次南北极对调啦!”沈忠悦说,光是近200万年,地球南北极调头翻身,就有大概五六次;2亿年来,发生过十几次。

  并且南北磁极换位这件事情,不像潮汐涨落、月儿阴晴圆缺这样有规律可循。南北磁极貌似想换就换,其实每次发生,周期都不同。科学家目前知道的比较长的周期里发生南北磁极调转,是5000万年,短一点的,大概一两万年。也就是说,南北磁极调转一次,比较快的也要一两万年时间。

  英国利兹大学的地磁学专家安迪·杰克逊博士曾表示,地球磁极倒转一般每隔50万年出现一次,但自上次发生后,已有75万年没有出现过了。

  “可能人类会觉得这样的年份是很久远的了,但是对于地质年代来讲,这样的时间段,就是弹指一挥间。”

  科学家试着反推南北极调转的影响,他们发现,历史上很多等大事件的发生,都和南北磁极调转有关,“像恐龙,冰川时代来临”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对人的影响,比如南北磁极一调换,导致地磁层消失,那么辐射就会直接穿越到大气层里,其中不乏致命的射线。”

  沈忠悦说,还有个问题是人和候鸟相似的,就是我们的、卫星系统,不少都是根据磁极来作方向判断的,一旦,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各种交通工具,就会“碰碰车”,也会给人类带来巨烦。

  所以,在电影《地心》中,世界联合建造了一艘载人探测船,它能够穿越2900公里厚的地幔层固体岩石,并且能够承受地核相当于太阳表面的灼热。探测船的任务是:核弹,从而恢复地核铁原子的自然流动,并与地倒转的趋势互相抗衡。“难类确实可以做点什么来?”

  “上述电影情节仅仅是艺术想像而已,目前人类所能钻透的深度只有10公里多一点,因为最坚硬的合成钢钻杆到了这个深度也变成软麻花了。穿越2900多公里的载人探测船?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所谓容易,入地难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目前人类没有办法来控制磁极的反转”田钢说。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