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网络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学前沿 > 正文

时评:比英文流利更珍贵的是老科学家“小梦想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9-15 18:01:00 人气: 标签:科学的英文

  最近,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海外院士青岛行“雁栖湖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以流利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这位87岁老人的英文,引来万千网友“点赞”,还有网友感慨“老爷子还有这项隐藏技能”。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重要性是毋容质疑的,而科技英语更是科学技术领域经常使用的应用型语言,也是科学家的必备技能。长期与科学家接触的人都知道,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英文水平大多令人称赞。“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的遗物中,全英文的微分方程课堂笔记曾让不少年轻人自愧不如;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人林巧稚也曾用中英双语工整地书写病例,让不少习惯于写“病例”的医生汗颜。

  但是,比英文流利更值得关注的,是老一辈学者的学术作风和科研骨气。本可以颐养的袁隆平,精心准备自己的,用充分的数据和案例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他还用20年的时间,一步步将他的禾下乘凉“小梦想”变成了实现。

  这种务实勤奋、持之以恒,将科研目标融入个人梦想的科研作风,普遍存在于老一辈学者的身上。曾参与牛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其谁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中国科学院院士贤专注超导半个多世纪,如今只要不外出、不生病,总要到中科院物理所上班;年过九旬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仍亲自主刀多台高难度的肝胆手术,坐堂专诊,主持肝胆外科医院院长日常事务。

  长期以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一往无前的拼搏创造和不懈的勤奋努力,谱写了国科技发展史上的辉煌史诗。他们用一个个小梦想,托举出民族振兴的大奇迹。无论是“禾下乘凉梦”,还是“两弹一星梦”、“载人航天梦”、“超导梦”、“深潜梦”,这些最后做出了大成就的领域,都是因为科研工作者对“小梦想”的而实现的。而这些曾经的“小梦想”,最终都成了“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中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需要科研工作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数十年如一日地科研梦想,意味着科研工作者需要在研究工作的道上坐得了“冷板凳”,得了花花世界的烦扰。这是科研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自信,也代表着优秀科研工作者逐梦的骨气。

  我们应当铭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由无数个人梦组成,也因为个人梦实现而实现。科技具有改变世界的强大潜能,科技工作者每一次小的进步都值得赞赏,每一个小的梦想都值得。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