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网络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正文

知乎为什么这么火?知乎等网络社群特征与趋势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6-5-28 17:52:25 人气: 标签:知乎网首页

  导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群网站迅速涌现,在增添活力的同时,也给管理带来了一些新挑战和新变化。以“知乎”为例,其目前已成为中文互联网年轻一代用户沟通、交流,并分享彼此知识、经验、见解的新型知识中枢。截至2016年5月,知乎拥有5000万名注册用户,平均日活跃用户量达1300万,50亿月流量,人均访问33分钟。近期,以知乎为代表的网络社群网站在热点话题,如“魏则西事件”“百度血友病吧事件”,在中起到了发起者的作用,其对网络生态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一、网络社群用户特点:社群特征明显思想较为活跃和

  社交网站的最基础构成是用户。知乎是一个利用UGC模式生产内容的网站,自身只提供框架,不提供内容。它的内容几乎均由用户上传。用户除具有互动率高、参与积极性高、粘度强等特点外,还具有明显的网络社群属性,具体而言:

  第一,网络社群属性的次级群体。次级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群体,既是个人步入社会所参与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活动领域拓展和活动能力增强的标志。根据用户“”的数据采集,知乎的占比大概是:互联网IT55%,大学生26%,广告传媒7%,服务业5%,房地产建筑3%,交通能源运输2%,文化教育1%,金融服务1%。从上述的统计当中可以看出,知乎的用户呈现网络社群特点。

  第二,中产阶层属性较明显,收入水平、学历水平均高,态度较为。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社会学、学等理论都强调中产阶层的壮大对于社会、社会稳定的重要性。2014年知乎用户调查数据显示,社区内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7%,职业人群占75%以上,收入4000元以上用户占到60%。其中用户月收入1.2万元及以上的为30.84%,上海为26.5%,深圳23.67%,杭州为23.44%。而、南京的用户有博士生学历的占4%。

  2016年CNNIC发布的第37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整体的学历构成,高中和初中总计占到了66%,大学本科及以上只占到11.2%。网民收入结构中,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比例仅为39.9%。

  从职业结构看,知乎用户多为互联网从业人员和大学生。互联网从业者属于知识密集型、中高收入的行业,而大学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未来的中产阶层。因此,从知乎用户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以及职业结构看,都符合一般中产阶层的界定。

  中产阶层通常讲究,而“”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知乎的中产属性一方面能提供高质量网络内容,另一方面思考问题及表达观点也较为,较少出现极端言论。

  第三,社交属性明显,有助于提升网络社群的组织化程度。与传统问答网站不同的是,知乎的社交性更明显,它将社交关系融入问答体系之中,用户不仅能够提出和回答问题,还能通过关注、私信、评论等方式构建人际关系。此外,当热点社会事件产生后,通过构建的人际关系以及互动交流,网络社群能形成较强的组织力与号召力。

  第四,程度相对低,拥有大量高学历和各种专业背景的群体聚集。微博、微信等社交的注册申请门槛低,而知乎早期采用“邀请+认证”的实名注册方式,筛选后的用户多是各领域的专门人士,他们对特定问题的回答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比如,早期一些IT网络名人,他们就贡献了各种高质量回答。2013年3月,知乎向注册。虽然门槛有所降低,但知乎长期形成的生产高质量内容的氛围并没有因此改变。其用户主要来自科技、、法律、文化、艺术等领域,他们活跃在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可基于自身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性和客观性的解答。

  二、内容特点:高质量成为网络的重要载体

  知乎用户内容生产机制包括提问、解答、推送、淘汰四个过程。用户问题根据时间轴出现在问题首页,在社区浏览的其他用户或者粉丝看到后,可以在下面回答,好的答案将得到大家的投票而被推送,差的回答将会被折叠,被举报的回答将被删除淘汰。从内容看:

  第一,内容来源不同职业社群,回答较。知乎信息发布者往往不限定于一个特定的行业社群,其信息的发布从多学科、多立场、多角度出发,确保了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更加全面、完整、多样。以“为什么移动打车App一直在烧钱,投资人还在不断投入”问题为例,截至5月18日,关注者超1.6万人次,产生750个回答。回答者包括投资业者、互联网产品主管、地产建筑业者、大学生等。这些人所涉及的学科较多,通过自己的经历、知识,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多角度地诠释问题。

  第二,内容质量较高。知乎等网络社群网站的定位一直是优质的内容,是专业的回答,在网中的可信度较高。除了人员构成,知乎更注重思考和分享,回答问题的人不是为了赚取积分,而是在回答别人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自身意见和专业知识,一定程度提高了内容可读性。

  第三,内容结果的分享以及双向互动,易于热点话题形成以及网络动员。知乎社群属性的强互动性和分享便利的特点进一步强化。在知乎上,可以互动、对知识点进行讨论、“点赞”,让好的回答被更多人看到。一方面,网民不断将观点分享出去,数量的骤增、膨胀会迅速产生话题转向和发散性效果,成为网络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在回答和讨论问题中,个体互动变成了群体行为,改变了传统单向的信息模式,促进新的议题形成。

  第四,内容产生与知识同步。统计显示,知乎中排名靠前的高票回答大多由拥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撰写,他们将自己在本领域或行业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来,实现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传递。

  三、网络社群新趋势:介入公共事务的网络首要方式

  在“百度血友病吧事件”“魏则西事件”“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等一系列热点事件的产生、发酵、中,知乎等网络社群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一些新趋势和特点,具体表现在:

  第一,网络社群成为社会热点事件产生的源头,微博微信参与二次。网络社群网站在公共事务中开始扮演重要源头作用。如“魏则西事件”中,魏则西因患滑膜肉瘤去世后,他在知乎的回答及其父亲用同一账号的回复,被网民所关注并被分享至微博、微信等其他平台,并得到传统报道,相关舆情迅速扩散,引发网络讨论。

  第二,设置议程,成为热点事件关键性一环。知乎等网络社群是网民通过知识问答、不同社群参与的模式,引导网络,同时也易制造新的舆情事件。如在“魏则西事件”中,虽然魏则西已经去世,但用户开始发力挖掘其死亡的背后关于百度医疗竞价排名、医院外包、莆田系、医疗监管漏洞等问题,成为传统报道和关注的热点。再如,5月9日,《关于人民大学雷洋同学意外身亡的情况说明》的知乎帖子,提到了“雷洋案”一些疑点,成为网民热议及警方回应的焦点。

  第三,社群网站或为中产阶层重要发声渠道,成为其介入公共事务的首要方式。近期,“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广东袭医事件”“雷洋案”的发酵,知乎都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有分析认为,多起公共事件的背后,是中产阶层“推己及人”的焦虑感、不安全感的集中。而知乎用户中产阶层属性较为显著,用户通过知乎参与医疗、教育、社会治安等公共事务讨论,对关键信息进行深挖复原,形成各种解读、猜测,导致舆情压力。因此,网络社群已成为表达社情和中产阶层发声的渠道。

  第四,社群网站具有很大灵活性,促进普通“网络意见”成长。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网络空间的管理,一些“大V”的影响力正在退出微博、微信等社交,而网民则通过网络社群网迅速成长。“魏则西事件”“百度血友病吧事件”中,草根网民对事件产生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知乎上,提问者以及回答者均来自普通大众,更能贴近网民的社会感受,捕捉底层的内心,从而与更广泛的阅读者产生共鸣。这易于身份普通但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意见”产生和成长,从而对网络生态产生影响。

  四、网络社群给网络空间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知乎群体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有更多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新用户加入,用户构成和产生内容也更为复杂,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比如,知乎的“对外”一方面扩大了影响力,另一方面也给负面提供了“场地”。而且随着讨论话题的大幅扩充,涉及更加广泛的领域,也增加了内容监测的难度,具体而言:

  第一,网络社群属性易产生线下圈群与线上的观点极化。互联网不断细分化,在基于社交、人际关系形成的场中,各社群对社会公共议题的探讨有“抱团”趋势,观点以“赞同性反馈”为主。当某些观点固化形成特点圈群内普遍认识时,易形成“茧缚”效应,影响网络生态。如“雷洋案”中,警方两次通报后,知乎讨论中均表示了质疑,使网络产生“一边倒”的现象。

  第二,信息较为不可控,给监管带来难度。网络社群网站的信息内容及影响力的增加,给负面提供了“场地”。一些有害信息容易上传,并引起大面积,不但健康的互联网生态,而且对社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比如,2016年1月,知乎拥有5万粉丝的“大V”账号“童瑶”,自编自演了一场女大学生无钱治病求捐助的戏码,通过公布支付宝账号,骗取捐款15万元,引发声讨。

  第三,成为“网络意见”新生渠道,影响网络导向。知乎等网络社群网站中的“大V”,大部分来源于草根阶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知识背景,易被网民接受。需要的是,这股新生力量基于自己的影响力,从而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在一些舆情事件中影响网络导向。

  第四,知乎等社群网站在时政、社会类议题上的介入程度和影响范围,较之此前明显增加。分析对比知乎用户结构和关注话题的变化趋势,就能印证这点。2015年知乎网公布的话题分布显示,教育、女性、生活方式等较受关注。然而,近来知乎不断生成类似“江苏湖北高考减招风波”等热点事件,这些话题与公共利益相关性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文章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师廖灿亮、助理分析师徐征)

  编辑: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