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网络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IT数码资讯 > 正文

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11-18 1:55:22 人气: 标签:中国档案资讯网

  在互联网上搜索“华东理工大学陆宪良”,跳出相关条目4000多条,既有报道他的新闻,也有他的著作、论文。曾获得上海市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华东理工大学优秀称号,他就是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陆宪良。

  年过半百的陆宪良戴着黑边眼镜,中等身材,体格结实。他长着浓密的须发,若仔细寻去,已然半白。采访伊始,陆宪良便兴致颇高地向笔者娓娓道来一段故事

  前些日子,陆宪良从网上搜到一张老照片,场景似是高校女生在举行排球比赛。眼尖的陆宪良一眼发现,其中一名排球队员是本校老师梁世懿,于是赶紧联系收藏者征集到照片原件。为了搞清楚照片的来龙去脉,陆宪良登门找到83岁的梁老师,可老人记不得这段往事,她让老陆直接去找94岁的校友郏其庚几番周折后,他采访了五六位校友,终于搞清楚了:照片是1951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借用北新泾举行女子排球友谊赛时拍摄的。为了将此照片的背景信息著录清楚,陆宪良忙了一个星期。1952年,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5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成华东化工学院(华理的前身),而这张照片摄于1951年,是目前所找到的建校前反映师生活动最早的影像。由此,陆宪良用档案让校史得以“延伸”。

  近年来,陆宪良从老校友手里收集到的类似珍贵照片已有千余张,但几乎每张他都要经过反复考证,花去的时间和精力无以计数。

  “不是在档案馆,就是在为档案工作奔忙的上”,用这句话形容现在的陆宪良,一点都不为过。一年365天,他几乎没有休息日,全都在忙工作。由于他的家就在华东理工大学门外不远,“两点一线”也就几百米,于是他早晨6点多上班,晚上正常情况9点下班,遇到有紧急、重大的事情,加个班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饭。

  陆宪良并非档案科班出身,转行调到档案馆工作后他发现,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建校初期的老照片和学校发展的实物档案,或质量不高,或数量有限。为了弥补这些缺憾,他开始谋划“华理记忆抢救工程”。寒来暑往,这一忙就是十几年,陆宪良亲力亲为的工作一直就没停下过。今天去几十里外收集档案,明天又陪某个老前辈唠嗑,后天出现在废品回收站。在他的张罗下,挂在电线杆上的校钟和高音喇叭、图书馆里的打字机纷纷被收藏进馆;建校最早的校门照片、第一届毕业生的合影、学校颁发的第一号文凭、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在美国成立时的“会标”、建校元老们编写的著作、学校各个时期制作的、纪念册、纪念章也陆续征集进馆,极大地丰富了馆藏。

  “蓄久为深发”,丰富馆藏只是第一步。十几年来,一个宏大的计划深埋于陆宪底:办展览、出画册、出书,进一步深入梳理华东理工历史,让华东理工优秀的文化世代相传下去。

  寻梦人不懈的进取终于结出硕果。近年来,在他主持下,档案馆先后举办了“纪念苏元复院士诞辰100周年”“走近院士”等展览,培养了20余名校史志愿者。他还编辑出版了《金色记忆:光影中的化工》画册、《履痕华理往事辑要》图书等。

  “仔细,来自于观察与实践,进而会促使人去思考。”这是陆宪良在工作中喜欢遵循的原则。所以,他乐于在勤奋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建章立制,提高工作效率。

  对馆藏档案的精确掌握,是档案管理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搞清学校档案馆藏,陆宪良花了很大精力,分门别类统计“家底”。他自行设计了一个Excel表,按全、门类、年度进行分类,将每个数据逐一填写清楚,然后依靠计算机汇总统计,得出了全馆精准的馆藏数据。同时,他还建立了按不类、不同排架、不同层隔板上存放案卷数量的Excel分表,清点时做到逐格、逐项填写清楚,彻底消除统计误差。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若不认真仔细是很难做到的。陆宪良的细致、独到和全面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把这叫做“运筹帷幄”。

  提起这些,陆宪良自豪地给笔者作了一个演示要寻找某份档案,只需输入一两个关键词,组合一下,几十秒内,就能从数据库中查到该档案的信息,还能延伸查询涉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事的档案,这些档案随时随地可以从库房里调出来供查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陆宪良积极参与档案馆与校图书馆联手合作的“档案管理集成系统”开发工作,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2002年底,该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并获得了2003年度上海市档案科技研究三等。这个档案管理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实用、操作方便,使学校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从馆内拓展到了全校各归档部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04年1月,陆宪良又承担了“学生成绩、证书中英文翻译系统”软件的开发任务。在其努力下,项目顺利通过了上海市档案局组织的专家鉴定。从此,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出国翻译学籍材料都可以利用该系统。这个系统一直沿用至今。累计翻译过7000份(次),方便了学生和校友。

  现在,学校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实现了传统档案与电子文档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在全国高校中领先,吸引了众多高校档案同仁前来学习取经。

  陆宪良有着许多的爱好,看书是其一,涉猎面很广,尤其喜欢文史类图书;听音乐,喜欢交响乐。谈起这些爱好,陆宪良的眼神更透亮,不过聊了一会儿后轻叹道:“现在没太多时间专门去听音乐会了,对我来讲那是太奢侈的享受。不过,我有这个。”说罢,他拿出一个数码播放器。他说,用它可以放在办公室休息时听听交响乐,效果虽然差些,毕竟比以前的盒带好了许多。

  笔者接着提出,要采访档案馆的其他同事,乘着这个当口,闲不下来的陆宪良又去了大礼堂,指挥布置即将开展的“校史档案展”。

  翻看档案馆的日志,找到不少档案馆在暑假忙碌如常的记录:2008年7月20日下午5点半,档案馆3位值班人员还在忙碌地工作,为一位急着要出国的学生办理学历、成绩证明;7月24日,“”期间毕业的校友,分配去了广东某公司工作,现在退休了要回上海,需要学校出具当年的分配去向证明。可老同志刚好骨折,不能亲自来学校办理,档案馆值班人员接到“求援”电话后,马上将有关材料查好、复印、盖章,再分两次用挂号信寄去

  看着这些材料,笔者提到档案工作默默无闻,但辛苦繁重,一点也不比学校其他岗位轻松的话题。接受采访的档案馆副馆长段义严的回答令人动容。她说:“档案馆新人多,陆老师常言传身教,还一直号召大家,要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令人感同。档案馆对待学校师生如同对待家中亲人,这是应该的,我们只不过是在向陆老师学习,把工作做好。是陆老师的感染了大伙儿,凝聚了,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

  他提倡“开心工作,快乐生活”的。对待同事,他一视同仁,有求必应、热诚助人。新职工或年轻同事经济上遇有困难,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谁家有个急事,包括退休教师,他也会开着私车前往帮忙。

  档案馆新人多,他会时不时地督促上几句、叮咛一番,给他们以信任和鼓励。现在,凡是新进的馆人员,陆宪良都要与他们谈心,细致地指导他们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部门的同仁撰写评职称的论文,他也会主动帮助精心修改,一一润色,一旦发表,他总是喜上眉梢,夸同仁为学校争了光。

  他视节俭为本分。档案馆的设备坏了,首先是设法自己修,拖把破了也要自己扎,纸张则是经常两面使用,连收集起来的回形针、小夹子都要再利用。

  采访结束,笔者准备向陆老师告个别,在校内的桑榆上,又看到那个并不魁梧却挺拔的身影,正忙碌地安放展板架

  金字旁的女孩名字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