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网络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IT数码资讯 > 正文

在无需磨墨的数码时代千年徽墨该如何传承?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7-10 3:40:51 人气: 标签:数码时代

  偶尔握笔写一次字,就会发现浓浓的陌生感和别扭感充盈在指间,甚至于怎么都想不起来某个字的笔画。

  那时候特别不喜欢墨汁的味道,臭臭的。要是不小心滴在衣服上,回家铁定逃不过老妈的一顿鸡毛掸子。

  小时候一直以为文房四宝里的“墨”,就是文具店里卖的那种一小瓶的墨汁。在古装剧里看到书童磨墨,还觉得很奇怪,不明白为什么一块“黑石头”能磨出墨汁来?

  写钢笔字时要吸饱的碳素墨水,写毛笔字时要蘸的黑墨汁,这些都是墨的液体形态,是适应现代人书写习惯的产物。

  为了探寻徽墨的传统制作工艺,我们来到了“徽墨之都”歙县,寻访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徽墨技艺传承人项德胜。

  出身制墨世家的项德胜,16岁就入了墨厂锤墨,之后又去偷师学刻墨模,如今已是这行里屈指可数的既会制墨又擅雕刻的大师级人物。

  宋代以前,人们基本上都是取松烧烟来制墨。但久而久之,松树越来越少,考虑到墨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制墨烟料。

  苏东坡曾作的《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书窗拾轻煤,拂帐扫余馥。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

  在一间不通风的屋子里,点燃一碗碗桐油里的灯芯绳,在覆上一只碗,每隔40分钟就去把凝在碗内的灯烟扫下来,留作烟料。

  而现在的项德胜,最担忧的则是:传统徽墨早已远离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人会研墨写字了。

  一两重的小小墨块,融合了诗、书、画、印、雕刻、描金等设计巧思,既传承了古时的风韵,也保留了时代的印记。

  我们看墨,只看得到文人磨墨挥毫时的潇洒肆意和文雅翩然,却少有人能看到背后墨工洒汗锤墨的艰辛与刻模上漆的费心。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